国际供需

首页 > 市场信息 > 国际供需
​全球农业供需报告 ——【编译】2025年5月美国农业部报告
发布时间:2025-05-27     作者:      浏览量:88       来源: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      分享到:

报告说明:WASDE报告仅考虑发布时已生效的贸易政策。此外,除非明确指定结束日期,否则报告假定这些政策将持续有效。

本期报告首次提供对2025/26年度的作物供需预测。

 

小麦:2025/26年度美国小麦的供需前景是供应量上调、国内消费量适度上调、出口量下调以及期末库存量上调。供应量预计同比增长2%,这是因为期初库存量的增幅超过产量的减幅。美国所有小麦的产量预计为19.21亿蒲式耳,同比减少3%,主要是因为收获面积的预期调增。所有小麦单产预计为51.6蒲式耳/英亩,同比上调0.4蒲式耳/英亩。根据美国农业统计局(NASS)发布的报告,2025年首次调研的结果显示冬小麦产量预测为13.82亿蒲式耳,同比增长2%,其中硬红冬麦和白麦增产占增长的大部分。2025/26年度美国小麦国内消费量略有上调,主要是食用消费预期增长,食用消费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9.77亿蒲式耳。出口量预计下调,降至8亿蒲式耳,这是因为预计美国在2025/26年度将面临来自大多数主要出口国的激烈竞争。2025/26年度期末库存量预计同比增长10%,达到9.23亿蒲式耳,为6年来的最高水平。2025/26年度季均平均农场价格预计为5.30美元/蒲式耳,同比下跌0.20美元/蒲式耳,这是由于期末库存量预期调增和美国玉米价格预期下跌。

2025/26年度全球小麦的供需前景是供应量上调、消费量和贸易量调增以及期末库存量略有上调。供应量预计上调490万吨,达到10.737亿吨,这是因为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8.085亿吨,足以抵消期初库存量的下调。欧盟、印度、英国、中国、阿根廷、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增产预计将超过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和美国减产的部分。多个国家的期初库存量有所调减,其中中国、土耳其和欧盟的降幅最为明显。2025/26年度全球消费量预计将上调44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8.08亿吨,因为食用、种用和工业用(FSI)的消费量预计将继续呈现增长,而饲料及其他消费量的增长则相对较少,这是由于粗粮的供应量充足。印度和欧盟在食用、种用和工业用量和饲料及其他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最大。

小麦.png

2025/26年度全球小麦贸易量预计为2.13亿吨,同比增加690万吨,但仍大幅低于2023/24年度创纪录的2.222亿吨。在主要出口国中,欧盟出口量预计同比增幅最大,上调750万吨,达到3400万吨。俄罗斯预计仍将是2025/26年度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出口量为4500万吨,高于2024/25年度的4350万吨。阿根廷和乌克兰的出口量预计上调,而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和美国的出口量则预计下调。2025/26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量预计为2.657亿吨,同比上调50万吨。其中,中国和巴基斯坦期末库存量的降幅最大,而印度、美国和欧盟期末库存量的增幅最大。

小麦2.png

粗粮:2025/26年度美国玉米的供需前景是供应量和总消费量均创历史新高,期末库存量上调。玉米产量预计为158亿蒲式耳,同比增长6%,这得益于种植面积和单产的调增。如果9530万英亩的种植面积得以实现,这将是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单产预计为181.0蒲式耳/英亩,这是基于假设正常种植进度和夏季生长季节天气情况下的天气调整趋势得出的。由于期初库存量的下调仅部分抵消产量上调的幅度,玉米总供应量预计为173亿蒲式耳。

2025/26年度美国玉米总消费量预计将同比增长1%以上,这得益于国内消费量和出口量的上调。食用、种用和工业用量预计为69亿蒲式耳。预计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消费量与去年持平,为55亿蒲式耳,这是基于对汽油消费量和出口量的预期基本持平。用于饲料及其他消费的玉米用量预计将上调至59亿蒲式耳,这是由于预期的供应量上调和价格下跌。

2025/26年度美国玉米出口量预计将高于去年,达到27亿蒲式耳,价格的下跌推动全球贸易量的增长。阿根廷和乌克兰等竞争国家的出口量也高于去年。对于巴西而言,国内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限制了其出口的扩张。预计美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国,但其全球市场份额将略有下降。

由于美国玉米总供应量的增幅超过消费量,2025/26年度期末库存量预计同比增加3.85亿蒲式耳,如果实现,这将是2019/20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库存消费比为11.6%,高于去年的9.3%。季节平均农场价格预计为4.20美元/蒲式耳,下跌15美分/蒲式耳。

2025/26年度全球粗粮的供需前景是产量和消费量均创历史新高,期末库存量下调。全球玉米产量预计将上调至创纪录的12.65亿吨,其中美国、乌克兰和阿根廷的产量增幅最大。坦桑尼亚和加拿大的产量预计下调,仅部分抵消调增的部分。阿根廷玉米产量的上调主要得益于种植面积的增加,而乌克兰产量的上调则得益于单产恢复到常态化水平以及种植面积的增加。对于巴西而言,玉米种植面积的调增推动产量的增长预期。全球大麦、高粱、小米、混合谷物和黑麦的产量预计高于去年,而燕麦产量略有下调。

玉米1.png

全球玉米消费量预计将增长2%,达到创纪录的12.74亿吨,消费量连续第二年超过产量。全球玉米进口量预计将增长1%,这是由包括中国、越南、欧盟、委内瑞拉和伊朗在内的多个国家的进口量上调而带动。部分国家的进口量预期下调,如津巴布韦、赞比亚和土耳其,仅部分抵消增幅的部分。

2025/26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量预期下调950万吨,至2.778亿吨,如果实现,这将是2013/14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2025/26年度,阿根廷、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和美国等主要出口国的期末库存量预期将上调,主要反映美国期末库存量的上调,仅部分被巴西期末库存量的下调所抵消。

对于中国,2025/26年度粗粮总进口量预计为2850万吨,同比上调650万吨,但仍低于2020/21年度创记录的5050万吨。玉米进口量预计上调200万吨,达到1000万吨,高粱进口量预计上调400万吨,达到850万吨,大麦进口量预计上调50万吨,达到950万吨。

玉米2.png

大米:与上一年度相比,2025/26年度美国大米的供需前景是供应量上调、出口量下调、国内消费量上调以及期末库存量上调。所有大米产量预计为2.193亿英担,下降1%,由于收获面积和单产预期均下调。长粒大米产量预计下调480万英担,中短粒大米产量预计上调200万英担。所有大米单产预计为7727英担/英亩,同比下调21英担/英亩。总进口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4920万英担,上调120万英担。由于期初库存量上调和进口量创纪录,大米总供应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3.135亿英担。

美国大米国内总消费量预计将上调至1.72亿英担,反映了供应量的上调,这将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总出口量预计为9400万英担,比2024/25年度下调100万英担,尽管美国大米价格下跌,但由于全球竞争激烈,出口量仍有所下调。所有大米期末库存量预计为4750万英担,上调250万英担。2025/26年度所有大米的季节平均农场价格预计为13.20美元/英担,低于2024/25年度的15.20美元/英担。

与上一年度相比,2025/26年度全球大米的供需前景是供应量上调、贸易量下调、消费量上调以及期末库存量基本不变。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5.387亿吨,其中,印度、孟加拉国和中国的产量增幅最大。2025年印度产量预计将连续第十年创历史新高,但由于收获面积下调,增幅有所放缓。印尼和巴西的产量预计下调,仅部分抵消增长的部分。

大米1.png

全球消费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5.388亿吨,主要是由于印度、孟加拉国、菲律宾和尼日利亚的消费量上调。中国的消费量预计基本不变,因为粗粮的价格更具竞争力,抑制大米在饲料方面的消费。由于多个国家的产量和消费量都有所增长,全球贸易量预计将略有下调,降至6080万吨,但仍为历史第二高水平。印度仍然是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出口量为2400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近40%。预计2025/26年度印度因价格具有竞争优势出口量持续扩大,这将限制亚洲其他主要大米出口国的出口增长预期。

大米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