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

首页 > 市场信息 > 市场观察
2021年陕粮市场观察——第4期
发布时间:2021-05-20     作者:huangxin      浏览量:68       来源:      分享到:

小麦市场分析

新麦上市临近市场稳中向好

  • 一、全国冬小麦生长发育情况

截至5月17日,北方大部冬小麦处于孕穗抽穗至开花期,江汉、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开花至乳熟期,云南大部进入成熟收获期。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3%、74%,一、二类苗较上周持平。

来源:中央气象台

                       

图1  农业气象关注重点

 

二、市场行情综述

(一)全国市场

进入5月以后,国内主产区新麦即将自南向北陆续收获上市,主产区新麦生产和收购情况成为近期国内小麦市场的关注重点。据了解,目前国家政策性小麦销售已经暂停,且湖北、安徽产区受天气影响新麦质量下降,消息面整体利多麦价,但近期下游消费产品需求不畅及企业加工成本依然高企,导致近期国内麦价处于下有支撑、上行乏力状态。

来源:天下粮仓

图2  2021年小麦价格走势图

据粮油市场报数据显示,截至5月上旬全国主产区小麦价格指数为2,510元/吨,其中:河北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480-2,560元/,山东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500-2,400元/,河南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440-2,570元/,江苏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500-2,600元/,安徽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460-2,520元/,湖北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420元/

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表1  近期小麦加工企业价格日报

截至5月17日,国家政策性小麦计划当周投放量400.27万吨,成交量13.37万吨,成交率3.34%(上周同期9.06%),成交均价2,401元/吨(上周同期2,396元/吨)。初步统计,2021年以来政策性小麦已经累计成交2778万吨,去年同期只有510万吨。据分析,由于前期国家政策性小麦大量成交,市场流通粮源完全能够满足夏收期间生产需求,加之地方各级储备仍在轮出中,夏收期间暂停投放问题不大。鉴于此,为给新麦收购腾出市场空间,国家有关部门暂停了政策性小麦销售活动。

国内面粉企业价格维持稳定。

截至5月上旬,全国面粉企业30粉主流价格在3,000-3,440元/吨,面粉企业60粉主流价格在2,880-3,080元/吨。目前面粉市场正处于消费淡季,行情继续弱势运行,面粉购销也较为清淡,各级经销商为降低风险,采购积极性不高,面粉销售压力仍偏大,利空面粉市场。综合来看,随着面粉淡季行情不断加深,面粉走货持续疲软,预计短期面粉价格或将整体以稳中偏弱为主。

国内麸皮价格稳中小幅上涨。

截至5月上旬,全国麸皮价格指数为2,090元/吨。河北地区面粉企业麸皮出厂价格为2,000-2,160元/吨,山东地区面粉企业麸皮出厂价格为2,020-2,100元/吨,河南地区面粉企业麸皮出厂价格为2,000-2,220元/吨,江苏地区面粉企业出厂价格为2,000-2,080元/吨,安徽地区面粉企业麸皮出厂价格为2000-2120元/吨。在面粉价格难有涨势的背景下,面企开机或将持续维持低位,麸皮现货将进一步减少,预计短期麸皮价格或将继续窄幅波动。

(二)陕西市场

新麦上市在即,近期我省各级储备小麦轮换销售较为活跃,辖区内小麦供应相对充裕,小麦价格整体稳定。另一方面,受国储小麦销售暂停以及湖北主产区雨水天气影响麦收质量,加上市场对今年新麦高开的普遍预判等因素影响,用粮企业采购积极性较上月有所提升。虽然近期为面粉消费淡季,但麸皮需求旺盛,面粉加工企业开机率较为稳定,整体水平保持在50%以上。省内主要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价格维持稳定,报价为2,540元/吨-2,600元/吨。另外,由于玉米价格仍处于高位,饲料加工企业采购小麦替代玉米的积极性不断升高,据了解目前部分饲料企业小麦收购价格已经高过面粉加工企业,小麦饲用需求不断提升成为了近期我省小麦市场稳中向上的有力支撑。
   截至5月14日,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共举办81场交易会,累计成交省级储备轮换小麦10.60万吨,成交均价2,625元/吨;累计成交市级储备轮换小麦4.85万吨,成交均价2,536元/吨;累计成交县级储备轮换销售小麦2.34万吨,成交均价2,523元/吨;累计成交县级储备轮换采购小麦0.35万吨,成交价2,870元/吨。

三、美国农业部 4月份小麦供需报告

   本月预估2020/21年度全球小麦的情况是:供应量略有减少,消费量增加,出口量增加,库存量减少。其中供应量将减少50万吨,降至10.765亿吨,但年度产量仍保持在创纪录的7.765亿吨。全球消费量将增加510万吨,达到7.81亿吨,主要来源于中国饲用量的增加。

单位:百万吨

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表2世界小麦供需平衡表

预计2020/21年度全球贸易量将增加12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1.89亿吨。全球期末库存将减少570万吨,降至2.955亿吨,其中以中国的减少量为主。预计2020/21年度中国库存量将迎来8年来的首次下降(自2012/13年度以来)。

后市分析

目前南方麦区部分新季小麦已经上市,相较于往年,市场普遍预计今年的夏粮收购形势较为复杂:1、高开概率大;2、未必持续高走;3、各主体有共识也有分歧。预计新小麦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价格走势可能高开稳走甚至高开低走。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小麦整体供给充裕,最低收购价小麦库存水平依旧较高,预计新小麦价格“高开”后,上涨空间有限;二是随着各级政策小麦不断成交出库,小麦市场供给端压力逐步增大,且当前处于面粉消费淡季,饲用加工用量较前期也有所下降,短期内小麦价格将进一步承压。综合来看,预计短期小麦价格或将稳中窄幅波动为主,后市行情因质论价现象将会更加明显。                                

 

章宁芮

玉米市场分析

新小麦上市在即 玉米价格走向不明

一、行情综述

 

图1 近期玉米现货价格趋势图(来源:卓创资讯)

【小麦政策调整致玉米热度再起,玉米市场不确定性增高】

4月玉米现货市场承接3月偏弱行情,月初价格继续走弱,但随着国储小麦销售政策调整,市场看多情绪重燃,国内玉米价格开始回升,截至4月下旬,全国玉米均价为2893.74元/吨,月内跌幅基本收复。五一长假过后,玉米市场演绎出“外强内稳”“关外强于关内”的走势,国际玉米价格大涨而国内玉米价格整体稳定,中长期来看基层库存下降且国储小麦销售已经暂停,加之玉米期货价格反弹迅速,利多因素增多,但新小麦即将上市,玉米进口持续加码,市场复杂情况加剧,玉米价格走向愈加扑朔迷离。

目前,东北春玉米上市量不足,黑龙江、吉林三等玉米价格在2,600-2,750元/吨之间,较节前提高20-40元/吨:华北深加工企业到货量增加,山东三等玉米价格为2,750-2,970元/吨,较4月底下降15-45元/吨。华北地区东北粮入关量减少,本地贸易商在成本支撑下看涨情绪浓厚,腾库热情回落,加工企业继续提价促收,到货量略有增加但整体处于低位,收购价格继续偏强,三等新玉米收购价格在2,900-3,010元/吨。(来源:粮油市场报)

沿海港口:东北贸易商看涨挺价心态较强,北方港口集港量约4,000多吨,贸易主体仍有收粮意愿,到货成本偏高。南方港口受现货供应偏紧、北港价格上涨及期货市场维持强势等原因,贸易商报价心态维持坚挺。5月12日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小幅上涨,各地价格如下:锦州港水分15%以内新粮收购价2,790-2,830元/吨。广东蛇口港水分15%玉米散粮成交价2,970-3,000元/吨。

期货市场:4月份大商所玉米主力2109合约强势反弹,全月上涨173元/吨,涨幅达6.74%,一举收复3月全部跌幅,4月内最高截至4月23日收于2,753元/吨。

图2大商所玉米主力合约日K线图(来源:东方财富网)

国际市场:4月国际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美国玉米现货、芝加哥交易所玉米期货月平均价格分别为1,507元/吨、1,494元/吨,分别比上月上涨8.83%、6.42%。

二、玉米消费

【养殖规模增长支撑玉米饲用消费 深加工开机率低位徘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18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6.6%,生猪存栏4.16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4.2%,猪肉产量1,369万吨,同比增加31.9%。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下降25%左右。一季度饲料产量同比增长20.7%,饲料生产总体需求较旺,5月份养殖规模预计继续保持增长,玉米饲用消费可期。

深加工方面,淀粉和酒精企业开机率依然处在近几年来的低位,截至4月最后一周,淀粉企业开机率67.13%,较上月下跌近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降低4.71个百分点。近期玉米深加工产品价格均出现明显下跌,其中淀粉全国报价3,432元/吨,较上月下降120元/吨左右;酒精报6,719元/吨,较上月下跌300元/吨;DDGS报2,525元/吨,较上月下降80元/吨左右,核心问题是原料价格高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图3 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运行走势图(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三、分析预测

国内:农业农村部最新预测,2021/22年度中国玉米种植面积较上年度增加1406千公顷(2109万亩),增长3.4%,主要是玉米种植收益较好,农民扩种积极性高,东北产区大豆、甜菜等品种改种玉米意愿增强;预计玉米单产将达到每公顷6370公斤(每亩425公斤),较上年度增长0.8%;玉米总产量2.7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4.3%;需求方面,生猪产能继续恢复,将拉动玉米饲用消费增加,但考虑到畜禽养殖饲料配方调整,玉米替代品比例提高,以及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对深加工需求有所抑制,玉米总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玉米总消费为2.94亿吨,较上年度增长1.6%;本年度玉米产需缺口将缩小至2189万吨。

进口方面,预测2020/21年度中国玉米进口2200万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1200万吨。从需求来看,生猪产能继续恢复,饲用需求稳定增长,但高价格也将对玉米总体消费形成一定抑制。从供给来看,农户和贸易商手中余粮加快消化,玉米及替代品进口有序到港,超期储存稻谷饲用增加,市场流通粮源较为充足,新季玉米种植意向明显增强,也有利于市场预期稳定。综合来看,短期内国内玉米供需趋于基本平衡,价格大幅涨跌的可能性不大。

国际:《美国农业部报告》最新预估的情况是:美国年度饲用量增加,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使用量增加,出口量增加,库存量减少。

本月预估2020/21年度全球粗产量将增加120万吨,达到14.46亿吨,预估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2020/21年度粗粮情况是:产量增加,贸易量减少,库存量增加。

四、省内行情

收购情况:据各市区粮食部门统计上报,截至4月30日,全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20年新产玉米126.38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6.28万吨。(来源: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

市场行情:目前陕西地区秋粮收购已经基本结束,夏粮收购在即,辖区内各级储备企业加速腾库,虽然国家政策小麦销售已经暂停,但近期在我中心进行的地方政策性小麦销售交易量再创新高,小麦替代玉米源源不断的进入市场,加之陕西地区深加工消费需求有所下降,导致近期本地玉米价格延续3月以来的下行走势。5月14日,宝鸡阜丰公司玉米收购报价2880元/吨,周比下降60元/吨。截至目前,在我中心成交的陕西地方政策性玉米共计4,000吨。

五、综合分析

4月17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根据方案以及其它替代品供应情况综合推算,整体30%的饲用玉米替代是有可行性的,若实现则有望减少玉米使用6000万吨左右,限制了玉米价格高度。另外,玉米进口大幅增加,进口谷物持续到港,且下游加工企业替代谷物库存较多,玉米与小麦、稻谷的价差依然较大,继续打压玉米饲用消费的空间。

5月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新麦上市一般会拉低玉米的价格,但今年市场人士普遍看涨新麦价格,小麦价格的上涨势必会带动玉米价格,玉米价格走势尚不明朗。总体而言,短期内玉米价格或高位运行,但基本面利空因素仍在,需注意高位回落的风险。近期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小麦收获的影响。

马一鸣

 稻米市场分析

市场购销清淡 行情稳中偏弱

一、国内市场

伴随着供应的不断加量和需求的不振,近期稻米市场整体稳中偏弱运行。供应方面,陈粳稻和2020年产早籼稻均加入政策性稻谷交易序列,最低收购价稻谷每周投放量从160万吨增加至180万吨,政策性稻谷去库存节奏加快。另一方面,随着气温升高,大米市场终端需求萎缩,库存消化变慢。

(一)陕西市场

 

表1 陕西省大米收购价格监测表(2021.5.11)(单位:元/吨)

据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官方网站显示,粳米价格方面:西安市均价为6,460元/吨;宝鸡市均价为6,300元/吨;咸阳市均价为2,760元/吨;铜川市均价为6,600元/吨;延安市均价为5,900元/吨;榆林市均价为6,380元/吨;汉中市均价为6,060元/吨;商洛市均价为6,100元/吨。籼米价格方面:西安市均价为5,080元/吨;宝鸡市均价为4,780元/吨;铜川市均价为5,400元/吨;汉中市均价为5,520元/吨;安康市均价为6,160元/吨;商洛市均价为5,060元/吨。

截至5月14日,2021年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共举办了三场稻谷竞价销售交易会,计划数量为3882.3吨,均未成交。其中,计划销售省级储备轮换中晚籼稻2854.8吨,区级储备轮换中晚籼稻1027.5吨。

(二)主产区市场

1.粳稻加入政策性交易 渐为成交主力

粳稻于4月30日加入政策性交易序列,加之交易底价调整,逐渐成为成交的主力,中晚籼稻次之,另外,虽然有2020年产早籼稻的加入,但因交易底价偏高,成交量微乎其微。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数据统计,5月14日共计投放2017~2020年产政策性稻谷181.1万吨,实际成交15.5万吨,成交率8.6%,成交均价2,623元/吨。较上周相比,成交量减少5.5万吨,成交均价下跌9元/吨。分品种看,粳稻投放60.0万吨,实际成交12.3万吨,成交率20.5%,成交均价2,652元/吨;中晚籼稻投放60.9万吨,实际成交2.7万吨,成交率4.4%,成交均价2,532元/吨;早籼稻投放60.2 万吨,实际成交0.5 万吨,成交率0.91%,成交均价2,420元/吨。中晚稻依旧是国储稻谷销售成交的主力,早籼稻成交率较上周略有回升。分省份看,江苏、黑龙江、吉林等省份稻谷成交量相对较高,湖南、湖北和安徽稻谷少量成交。截至5月14日,2021年政策性稻谷交易累计投放2913.6万吨,实际成交475.0万吨,成交率16.3%,成交均价2588元/吨。

市场收购方面:黑龙江建三江2020年产粳稻收购价为2680元/吨,较上月下跌20元/吨;江苏新沂粳稻收购价为2940元/吨,较上月下跌20元/吨。

2.早稻生产平稳进行 陈稻行情低迷

目前江南大部早稻处于返青分蘖阶段,华南大部处于分蘖至拔节期,海南大部处于拔节至孕穗期、部分成熟;大部发育期正常或偏早。全国早稻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18%、82%,一类苗较上周增加3个百分点,二类苗较上周减少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江汉等地一季稻处于播种育秧阶段,西南大部处于三叶至移栽返青期;全国一季稻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5%、72%。

近期籼稻市场购销低迷,价格持续下行的行情并未改善。其中,湖南长沙2020年产早籼稻收购价为2,460元/吨,较上月下跌100元/吨;江西南昌2020年产早籼稻收购价为2,550元/吨,较上月下跌50元/吨。湖南长沙2020年产晚籼稻收购价为2,770元/吨,较上月下跌30元/吨;安徽芜湖2020年产晚籼稻收购价为2,800元/吨,较上月下跌100元/吨。

 

单位:元/吨

表2 国内稻米价格表(来源:中华粮网)

3.粳米价格维稳 籼米价格略有下降

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同时前期下游市场采购量较多,库存充足,近期新单成交平淡,粳米价格整体平稳,籼米局部小幅下降。其中,黑龙江东部粳米出厂价为3,700元/吨,较上月下跌70元/吨;江苏新沂粳米出厂价为4,200元/吨,与上月持平。湖南长沙标一早籼米批发价为3,920元/吨,较上月下跌150元/吨;江西南昌标一早籼米批发价为4,080元/吨,较上月下跌30元/吨。

二、国际市场

表3预估全球稻米供需平衡表(来源:美国农业部)

根据美国农业部4月11日报告:本月预估2020/21年度全球稻米的情况是:供应量、消费量、贸易量和期末库存均略有下降。其中稻米供应量将减少50万吨至6.82亿吨。消费量将下降4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5.043亿吨。贸易量将减少30万吨,达到4600万吨。期末库存将减少10万吨,降至1.777亿吨。

我国大米进出口数量双增。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45万吨,同比增加158.3%;出口65万吨,同比增加25.3%。

三、后市分析

稻谷: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5月21日交易公告显示,5月21日共计投放政策性稻谷180万吨。分品种来看,计划投放早、中晚籼稻以及粳稻各60万吨。分年份看,2017年产72万吨,2018年产52.8万吨,2019年产50.2万吨,2020年产5万吨。分省份看,江西64万吨,安徽30万吨,河南15万吨,湖南8万吨,湖北7万吨,四川6万吨,吉林15万吨,黑龙江25万吨。

稻谷:由于当前稻谷市场以政策性稻谷交易为主,而随着国家政策性稻谷去库存的不断加码,稻谷市场供应不断加大,预计短期内粳稻价格将以稳中偏弱运行为主,籼稻价格也将继续维持稳定,后期需重点关注早稻生长情况。

大米:大米消费已逐渐进入淡季,预计近期粳米、籼米价格仍将稳中偏弱运行。

黄欣

 油脂油料市场分析

国内外食用油联动 豆菜油价格探底反弹

一、豆油

豆油:东北地区新季大豆播种工作陆续展开,以当前情况来看,农户今年或选择种植效益更高的玉米,预计新季大豆播种面积将会减少。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1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同比减少7.3%,全国大豆产量同比减少6.1%。目前,一方面国产大豆价格较高,抑制了下游需求,另一方面,春播前农户积极售粮,现货价格小幅回落,市场整体供应稳定,购销平稳。

4月至5月初,国内豆油消费需求较好,主要因天气转暖,餐饮业需求增长较快,带动了中包装豆油消费走强。同时,国内豆油价格受国际食用油市场带动,自4月下旬开始探底回升,截至5月上旬,价格持续上涨。

截至5月上旬,国内沿海及内陆地区一级豆油现货报价:吉林长春地区9,450元/吨,天津地区9,390元/吨,山东日照地区9,440元/吨,广西防城港地区9,368元/吨。

截至5月14日,陕西省内豆油现货报价:一级豆油自提价10,250元/吨,三级豆油自提价10,200元/吨,均较上月同期上涨650元/吨。6-7月份西安一级豆油提货基差:2109合约+800元/吨,基差较上月下跌100元/吨。

豆油期货:4月初至5月上旬,大商所豆油2,109合约价格探底反弹,创下近年来新高(见图1)。截止到5月14日,豆油2109合约收盘报8,964元/吨,较4月1日上浮了916元/吨,涨幅11.4%。

                           

图1 大商所豆油2109合约4-5月走势图

后市分析:4月份国内进口大豆744.8万吨,1-4月累计进口大豆2,862.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6.8%。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船期监测,5-7月进口大豆到港量超过1,000万吨,处于历史高位,预计国内大豆库存将逐渐增加,短期内市场供应充裕。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饲料产量同比增加20.7%,其中猪料同比增长75.9%。受国内生猪存栏量持续增加和水产养殖季节性增加,国内油厂大豆压榨量环比增加30万吨,同比增加38万吨。而4月底全国主要油厂豆油库存为62万吨,环比减少6万吨,同比减少25万吨,国内豆油消费持续向好。叠加目前国际食用油价格全线上涨因素影响,预计短期内国内豆油价格或将继续维持高位,易涨难跌。

二、油菜籽和菜籽油

油菜籽:5月上旬,云南、贵州地区新油菜籽基本收割完毕,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新油菜籽正在收割。目前,国产油菜籽供应紧张,其价格不断上涨,国内进口油菜籽压榨每吨亏损超过千元。在此背景下,今年国内新油菜籽开秤价格明显偏高,与陈油菜籽相差无几。

截至5月上旬,江苏地区陈油菜籽净货装车价格5,700元/吨,云南地区新油菜籽装车价格5,800元/吨,安徽地区新油菜籽净货装车价格5,500元/吨。四川绵阳地区新油菜籽净货收购价格5,800元/吨,资阳地区新油菜籽毛货收购价格6,000元/吨,净货装车价格6,120-6,140元/吨,同比上涨了100-200元/吨。

菜籽油:4月至5月上旬,国内菜籽油价格受全球食用油库存偏低因素影响,止跌转涨,涨幅约7%。截至5月上旬,江西地区进口四级菜籽油报价11,600元/吨;福建地区进口四级菜籽油报价11,470元/吨;广东东莞进口一级菜籽油报价11,740元/吨,四级菜籽油报价11,470元/吨;广西地区四级菜籽油报价11,300元/吨。

截止5月14日,陕西地区进口一级菜籽油(脱蜡)提货价12,350元/吨,一级菜籽油(非脱蜡)提货价12,200元/吨,国产一级菜籽油提货价13,100元/吨,国产四级菜籽油12,500元/吨,均较上月同期上涨400元/吨。

菜籽油期货价格:4月至5月上旬,郑商所菜籽油2109合约价格震荡上扬,期间再创近年新高(见图2),截至5月14日,菜籽油2109合约收盘报10,704元/吨,较4月1日上浮712元/吨,涨幅7.1%。

图2 郑商所菜籽油2105合约4-5月走势图

后市分析:目前国内进口油菜籽压榨亏损幅度较大,国内油厂采购积极性不高,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国内后期油菜籽到港量不大,预计月均15万吨左右。

在国内厂商进口油菜籽压榨亏损的背景下,部分厂商转而直接进口菜籽油。3月以来国内进口菜籽油集中到港,而国内消费需求乏力,菜籽油现货供应压力较大。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0/21年度国内菜籽油消费765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消费好于去年同期。随着进口油菜籽压榨深度亏损和菜籽油现下的供应压力,市场预期6-9月份菜籽油到港量将大幅减少,菜籽油远月供应紧张,其价格或有继续上升的可能。

周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