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
秋雨助推麦价涨 粉企降产待转机
发布时间:2025-10-17     作者:      浏览量:77       来源:粮油市场报      分享到:

“双节”落幕,连绵不绝的秋雨开启了超长档期,成为搅动华北、黄淮等主产区粮市的关键变量。阴雨之下,麦价扶摇直上,玉米价格持续回落,两极分化态势明显;面粉企业则陷入“库存高企+运输受阻+销量承压”的三重困境,“促销量、稳销价”成为行业共识。


补库需求遇雨受阻  粉企降产等待转机


国庆假期过后,经销商前期库存逐步消耗,面粉补库需求陆续展开,但“超长秋雨”打乱了购销节奏。多地运输受阻,面粉企业销量难以充分释放,叠加小麦价格上涨、面粉库存高企的压力,多数企业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降产能、促销量、稳销价、待转机”成为主流选择。


行业开机率分化进一步凸显,头部粉企凭借稳定的渠道和供应链,开机率维持在60%~70%,仍能保障基本产能;中小粉企抗风险能力较弱,开机率仅30%~40%,面临更大经营压力。


截至10月15日,面粉市场整体保持平稳,不同等级产品行情略有差异。前路粉:河南2840~3080元/吨,河北2820~3060元/吨,山东2840~3100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中路粉:河南2780~2980元/吨,河北2760~2960元/吨,山东2780~3020元/吨,无明显涨跌;后路粉:河南2760~2880元/吨,河北2740~2890元/吨,山东2760~2920元/吨,其中上白粉价格延续上涨趋势,平均涨幅约40元/吨,核心驱动因素是深加工企业集中采购,产能逐步恢复正常。


采购端及供给端将呈现“一稳一升”格局。雨过天晴后,经销商短期补库需求将快速释放,10月中下旬采购节奏将回归常态,面粉消费疲软的基本面缺乏利好支撑。而随着经销商补库推进,面粉企业库存压力将有所缓解,预计整体开机率将稳中有升,供应量逐步增加,市场竞争也将随之升温,进一步影响行情走向。


副产品价涨跌互现  刚需驱动行情分化


“金九银十”虽为养殖行业传统旺季,但今年旺季效应并未完全显现,副产品市场呈现涨跌互现行情。水产养殖需求旺盛拉动饲用通粉涨价,生猪养殖亏损则压制麸皮价格下行。


当前正值水产养殖“黄金冲刺期”,对饲用通粉的需求持续释放,节后饲企集中采购进一步推高其价格。而生猪养殖仍深陷亏损泥潭,存栏量持续小幅下滑,企业普遍采取“降产能、控成本”策略,加之玉米价格持续下行,对麸皮的替代需求增加,直接导致麸皮价格小幅下跌。


截至10月15日,饲用通粉价格:河北2640~2680元/吨,较上周上涨40~50元/吨;河南2660~2680元/吨,上涨40~60元/吨;山东2660~2720元/吨,上涨20~30元/吨。麸皮价格:河北1710~1740元/吨,河南1760~1800元/吨,均下降10~20元/吨;山东1720~1760元/吨,下降20~40元/吨。


秋收已近尾声,玉米集中上量仍在持续,价格下行趋势短期难以扭转,将继续对麸皮、次粉价格形成压制。同时,随着面粉企业开机率提升,副产品供应量将逐步增加,预计麸皮、次粉价格将稳中偏弱运行。而水产饲料在集中采购结束后,需求将回归常态,饲用通粉价格有望趋稳,以小幅震荡为主。


秋雨助推麦价上涨  雨停行情止涨趋稳


金秋十月,华北、黄淮等地持续降雨天气,面粉企业经过长假消耗,小麦库存告急,急需补库保生产;饲粉企业为规避新季玉米品质波动风险,再次采购小麦作为替代原料。双重需求叠加下,小麦需求量短期内大幅增加。阴雨天气导致小麦出库、装卸、运输全面受阻,市场上量远不及企业需求,直接助推小麦“身价暴涨”。


截至10月15日,主产区麦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河南1.245~1.26元/斤,较月初上涨0.01~0.025元/斤;河北1.225~1.235元/斤,上涨0.005~0.01元/斤;山东1.23~1.245元/斤,上涨0.01~0.015元/斤。其他主产省份也同步跟涨。


随着近日天气转晴,小麦行情已出现“降温”迹象。贸易商抓住当前高价窗口期,积极组织出库,面粉企业采购上量速度加快,库存稳步提升,补库压力逐渐缓解。预计10月中下旬随着面粉购销回归常态,企业采购小麦的积极性将有所下降,麦价上涨态势将趋于平稳,部分地区甚至可能出现小幅回落。


综合当前市场行情,短期已无节假日消费拉动,市场购销将回归常态,“麦强粉弱、供强需弱”的格局暂难打破,将进一步抑制小麦行情的波动幅度及变化节奏。


在原料成本刚性增长的背景下,面粉企业“保市场、稳销价”的策略仍将延续,价格以稳为主的态势大概率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