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

首页 > 市场信息 > 市场观察
2014年12月12日陕粮市场观察
发布时间:2014-12-12     作者:admin      浏览量:465       来源:      分享到:

一、小麦:

    现货:目前仍处于小麦购销淡季,产区与陕西小麦价格波动较小。陕西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遍开机率维持60-80%,据加工企业采购经理的说法,备战年货生产采购需至12月底。2014年小麦流通量较大,小麦品质较好,后期现货价格或涨幅不大。

    临储:进入12月以来,由于质量因素,临时存储小麦竞价交易成交不愠不火,全国周均成交20万余吨,其中很大比例为江苏省率先投放的2014年产小麦,2010年、2013年产小麦鲜有成交。

    面粉:近期陕西地区面粉价格趋稳,出厂价约3200/吨。

    麸皮:陕西地区麸皮价格约1980/吨,较两周前有40-60元跌幅,直接摊薄面粉加工企业的利润。

    期货:2014123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布公告修改强麦及普麦期货业务细则,对交割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在强麦期货基准交割品的规定中增加容重770/升的要求,这一举措或将为优质小麦产业发展树立新标杆,利于种植结构调整,种出更多优质小麦。

    生产:冬麦区小麦处于冬前分蘖阶段,该阶段需根据墒情确定是否浇灌越冬水,及时施肥出壮苗利于越冬。

二、玉米:

    现货:根据国家粮食局及央视新闻的报道,10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已收购2014年产玉米2000余万吨,较上年相比收购进度加快。陕西市场流通玉米主要以陕西渭南以及陕北玉米为主,据收储企业人士消息,陕西新玉米收购正在进行,受生产时期的影响,关中地产玉米生霉率普标超标。陕北农户电话中表示,陕北玉米现阶段仍处于湿粮状态,到12月底能达到国标标准,其余指标均正常。在气候和理性收购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据陕西省粮食局数据,陕西各类粮食企业已收购玉米28.5万吨,较去年同期收购量减少37%

    期货: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政策出台后,大商所玉米主力合约稳步走高,逐步与临储收购价格吻合。

后期关注:一、东北玉米运费补贴。运费补贴迟迟未落实,东北玉米与关内玉米或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华北玉米的购销;二、收购政策是否能对生霉率超标放宽标准。受暖冬影响,产区玉米霉变比例较往期增加,这将直接影响农民售粮习惯,或造成后期玉米粮源相对偏紧,促进后市价格上扬。

三、稻谷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黑龙江、吉林、江苏等七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粳稻逾2300余万吨,较上年收购进度加快。湖北、安徽等13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中晚籼稻逾1900万吨,较上年收购进度放缓。陕西汉中产晚籼稻收购价格略高于临储收购价格。

四、大豆、油脂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内蒙、黑龙江等3个大豆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大豆100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4万吨。大商所豆一主力合约低位运行,结算价格较目标价格有400元左右的价差。

大商所豆油主力合约、郑商所郑油主力合约结算价格均处于三年来低位弱势运行,郑油或有筑底迹象,豆油受美豆大量到港的影响,供给宽松,价格承压,或将震荡下行。

陕西成品油零售价格稳定,与上周持平,西安地区各大超市开始下调5L装成品油价格,降幅约10%,据益海和中粮的有关人士表示,零售终端降价调整将在4-6周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