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

首页 > 市场信息 > 市场观察
陕粮市场信息第二十七期
发布时间:2017-04-11     作者:admin4      浏览量:623       来源:      分享到:
 
 
陕粮市场信息
第二十七期
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二环东段366号
邮箱:shaanlxx@163.com(投稿)
电话:02985759689
传真:02985759689
邮编:710016
 

西安良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良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位于西安市二环北路东段陕西粮食大厦16层。自主开发了:“基于MODBUS-RTU有线远程粮情检测控制管理系统” QL-100型粮情测控系统是;“基于SMS(WAP)的太阳能无线远程粮情检测控制与联网管理系统” QL-200型粮情测温系统;QNF-300型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并承接自类自动化工程设计,施工。
QNF-300A型粮库通风控制系统已在陕西杨凌粮食仓储公司稳定运行3年了,该系统经受住高温、严寒、雷电等自然环境的考验,各项技术性能稳定,是一种可靠的自动通风控制解决方案。
QNF-300B型粮库通风控制系统是现代化大型粮库通风作业的完整解决方案、可实现电脑联机远程控制、电脑脱机设定通风诸元(时间、温度、湿度)控制。该系统对作业风机实现完全保护,通风时风机窗自动开启,通风结束后风机窗自动关闭,并可与粮情测温系统共享数据库,实现智能通风。现该系统已成功运行于陕西储备粮管理公司华县直属库。
地址:西安市二环北路东段366号陕西粮食大厦
电话:029-68694386  13319220435  13088952585
传真:029-68694386
 

 
目录
市场观察... 1
行业要闻... 5
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 5
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规划发布... 5
稳定粮食生产 保障农业发展... 6
陕西粮食局与中粮贸易共建“丝路”粮食新通道... 8
市场动态... 9
主产区秋粮收购进展(12月25日)... 9
我国冬麦稳中略减 玉米进口大幅减少... 9
油粕回落 棕油菜籽压榨利润缩水明显... 9
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  生产资料价格略有回落... 10
深度阅读... 11
中央释放信号:跨省份耕地占补平衡有望逐步解禁... 11
权威观点... 14
价补分离继续深化收储制度改革... 14
交易结果... 15
价格信息... 16
全国价格信息... 16
全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表... 17
 
 

 

市场观察


 
小麦
市场观察
现货:
进入12月中旬以来,国内小麦市场整体供需状况虽有所缓和,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再加之粉企备货采购增加,各地小麦价格稳中延续偏强。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止12月22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2539元/吨,周比上涨9元/吨。
近阶段,受市场粮源供给偏紧和用粮企业进入备货高峰期的影响,加之质优小麦稀缺,小麦价格居高不下,强麦近月期价高位运行。12月27日,郑州强麦期货早间低开,全天高位宽幅震荡,盘终收涨。1701合约开盘价3128元/吨,收盘价3162元/吨,较12月13日上涨180元;结算价3154元/吨,上涨143元/吨。
受制粉企业陆续开始补库的影响,12月份主产区小麦市场继续维持稳中偏强态势,局部地区因供需状况不同,价格表现不一。南方麦区价格基本稳定,北方麦区仍在小幅上涨;普通小麦价格稳中偏强,优质小麦价格较前期明显上涨。

图表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期货:
小麦期货收跌,受技术性卖盘及美元上涨拖累
 据外电12月28日消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周三下跌,受累于技术性卖盘及美元上涨。 
  美元周三上涨,因担忧明年英国的脱欧谈判,且预期美国经济增长步伐将加快。 
  交易员密切关注美国冬小麦种植带下周晚些时候的寒冷天气预报。 
  CBOT 3月小麦合约收跌8美分,报每蒲式耳4.01-1/2美元,从周二触及的一周高位回落。   
  今日CBOT小麦期货预估成交量为62,533手。 
  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KCBT)3月硬红冬麦合约收跌9-1/4美分,至每蒲式耳4.09-1/2美元。 
  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X)3月硬红春麦合约下挫8-1/4美分,收报每蒲式耳5.30-3/4美元。 
  乌克兰农业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乌克兰2016/17年度小麦出口量达到1,10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97.1万吨。
后市展望:
近期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在粮源采购成本高企的情况下,旺季遭遇两头挤压格局;在终端市场产品同质化且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技术工艺以及粮源采购成本的差异使得面企之间生存格局分化明显。国内麦市总量供需宽松格局下,需求的差异化加大品质间的结构性矛盾,麦市优质优价得到充分体现。因普通粮源供给量充足加之节前备货基本结束,面企粮源采购的挑剔度增强,这也使得麦市购销“量价”受到较大程度影响,小麦拍卖周度成交量的下降也凸显出用粮主体采购需求呈现萎缩态势。在国内麦市普通粮源“供增需降”的格局下,“买方”市场氛围将延续,麦价虽在拍卖小麦采购成本支撑下难有明显变化,但持粮主体的出库难度加大,麦价整体上行阻力加大,下行压力增强,麦价将回归小麦拍卖采购成本运行,局部区域相对坚挺。
玉米:
  • 现货:新货上量增加 政策助力价格持续下行
近期,伴随着9月下旬开始国内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费持续飙升,进而推高国内粮价,12月份开始东北产区相继出台政策助力本地玉米外运,进入12月以来,造成之前玉米价格大涨的物流成本最高峰已明显回落。近期受节前集中上量压制,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持续下滑,市场心态偏空,港口玉米价格持续下探也在反噬产区贸易利润,贸易商停塔观望,收购主体减少,其中,吉林四平地区玉米收购价为1370元/吨,较之前一周下跌80元/吨,东北、华北玉米价差出现,关注东北粮源外流华北情况的出现。华北产区因雾霾等不利天气导致加工企业到货量萎缩,价格小幅上扬,但近期天气情况有所好转,周末以来主流收购价格再度震荡回调,东北粮源回流关内规模不大,年底前尚未出现爆发性售粮情况,在全国现货走势偏弱拖累下成交受压,短期内以低位调整为主,价格区间在1500-1600元/吨。
另有传闻中储粮将加大对东北玉米的收购与调运,并先进行轮换补库,后启动国家一次性储备玉米的补库。
  • 需求:猪价或上行 淀粉价格弱势维持
农业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二元母猪销售均价37.7元/公斤、维持四季度以来偏弱调整态势,全国生猪出厂均价17.43元/公斤、小幅上行,猪粮比价9.58、自11月末以来连续上探。因元旦消费提振,上周高位回落的猪价止跌回弹,后期终端需求对猪价仍呈较大利好,建议养殖户适时出栏。
玉米原料行情持续走弱,拖累淀粉产品定价,东北淀粉价格2100-2250元/吨区间、华北淀粉价格2300元/吨。当前东北深加工厂门收购国标三等普遍下探1300元/吨,华北玉米进厂涨价动力不足,尽管库存恢复缓慢,但原料价格持续下跌以及下游需求不佳对淀粉产品行情有拖累。
  • 陕西:
陕西地区近期玉米价格较为稳定,受全国影响近期有小幅下调的趋势,当前均价为83元/百斤。

图一 陕西近期价格走势图
 
四、分析预测:
目前来看推动前期玉米价格高涨的因素之一物流费用已较前期大幅下降,水分挤出,加之南北港口玉米价格跌势有所放缓,1月份即将迎来春节前传统的备货,国内玉米价格将由快跌转向弱势震荡。考虑到广东港口1月份进口谷物到货数量相当于当地月需求量近6-7成,节前出现翘尾行情难度较大,关键还是在于天气和物流。同时,在国内庞大玉米库存及市场化收购双重压力之下,当前价格是否触底还要看国储动作,建议年前备货适宜为主。
油脂
油脂油料:
12月以来,油脂市场在长期漫漫熊途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油脂板块正逐渐摆脱底部,重心不断上移,虽离牛市尚远,但终一扫过去的阴霾,让人们对2017年的油脂市场充满着期待。近期油脂在商品整体调整氛围下展开大幅回调,目前国内外油脂库存仍然偏低,下方支撑强劲,回调后可继续逢低做多。美国农业部12月报告平淡无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美豆出口旺盛,但存隐忧,由于前期巴西大豆播种进度快于往年同期,巴西大豆将提前上市,挤压美豆出口。中东太平洋NINO3.4区SST异常值为-0.3 °C,高于上周的-0.4°C,处于中性,拉尼娜预期减弱。目前美豆大豆库存消费比为11.68%,处于近十年来高位。USDA上调生产生物柴油的豆油消费量,上调幅度为11万吨,在市场预期之内,且已经被盘面消化,但由于食用、饲料及其他工业消费下调7万吨,则利空豆油期价,后期美豆油进入季节性增库存时期。全球大豆期末库存8285万吨,较上月的8153万吨增加132万吨,主要由于全球大豆产量上调近200万吨。全球大豆库存绝对值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库存消费比为25.1%,也为历史高位,全球大豆供应依然充裕。目前南美大豆主产区正进入收割期,降水偏多,或影响收割进度,若降雨持续,甚至不排除导致大豆损失的可能;阿根廷第二大大豆主产州布宜诺斯艾利斯干旱仍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土壤墒情堪忧;后期仍然存在炒作南美天气的可能。
南美天气不断反复,目前巴西降水过多,而阿根廷部分大豆产区干旱持续,后期南美天气仍不明朗,短期美豆或重新注入天气升水。棕榈油主产区马来西亚、印尼库存均远低于历史同期,国内油脂库存也处于低位,将支撑油脂期价。
 
 

行业要闻

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

近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意见》提出,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进一步提高,基本接近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
《意见》从四个方面部署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是优化结构布局。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明确大宗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中城市郊区及都市农业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重点。统筹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主食加工等协调发展。
二是推进多种业态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加工流通。鼓励企业打造全产业链,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创新模式和业态,利用信息技术培育现代加工新模式。推进加工园区建设,创建产业集群和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农产品加工特色小镇。
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鼓励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加工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企业依标生产,提升质量水平,培育知名品牌。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培育一批经营管理队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生产能手和技能人才。
四是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财政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申请有关支农资金和项目。完善税收政策,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落实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强化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扩大担保业务规模,创新“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服务模式。改善投资贸易条件,支持社会资本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落实用地用电政策,执行农产品初加工用地政策。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

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规划发布


农业部发布了《全国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作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配套规划之一,旨在有序推进“十三五”全国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装备完善、反应快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部、省、市、县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沿海沿江沿湖和主要流域渔业行政执法机构达到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渔业资源调查船需求满足率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追溯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向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的全覆盖。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颁布农业法律25部、涉农行政法规76部、农业地方性法规1300多部,农业农村发展已总体实现有法可依。截至“十二五”末,农业执法、渔政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人员已分别达到3万人、3.5万人、10.8万人,农业专职执法队伍正加快形成。但在执法监管设施装备方面依然存在数量不足、性能不高、协调不够、投入偏低等问题,迫切需要在“十三五”时期加快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推进农业执法监管能力现代化。
《规划》以保障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核心,突出陆域综合执法、水域监管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大板块,聚焦日常巡查、案件受理、执法处理、监督管理、涉案物品处置等五大环节,着力提升陆域农业综合执法、水域渔业行政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应急响应、快速处置、协调联动能力,全力补齐农业执法监管设施条件短板,为提升农业系统执法监管效能,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针对不同领域执法监管特点,《规划》分别明确了各层级农业综合执法、渔业行政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建设定位、建设布局和建设标准,为各地和各级农业部门统筹推进项目建设、科学确定建设内容提供了明确依据,大大增强了《规划》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来源:农民日报)

稳定粮食生产 保障农业发展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强调,要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再接再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打造规模连片的现代粮食生产基地。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近两年来,陕西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实现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果畜菜茶全面发展,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特别是今年,在面对气候复杂多变、产业转型升级等情况下,陕西紧紧围绕“强产业、促增收、保供给”主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经济社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陕西省持续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加快耕地建档立卡,在耕地提质量提产能上打基础。突出粮食功能区建设,持续打造陕北长城沿线、渭北旱原、关中灌区、陕南川道区四大粮食功能区,抓好10个整镇连片推进现代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四大粮食功能区产能占到全省粮食总产的75%以上。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虽然比“十一五”末的4740万亩减少了137万亩,但总产量却从1165万吨增加到1223万吨,净增了58万吨。通过科技投入,粮食单产也从245.8公斤提高到265.7公斤。粮食产能持续多年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粮食安全的基础不断巩固。
惠农政策持续加强。中、省每年落实40多亿元,用于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种粮家庭农场专项补贴等5项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种粮比较效益,努力让农民种粮不吃亏、得实惠、有奔头。陕西还出台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列支专项资金支持防灾减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实施灌水补贴,提升了产能,减轻了干旱、洪涝等灾害损失。农业部门整合中、省3亿多元小麦“一喷三防”资金,连年开展“防虫保粮”行动。
现代种业发展加速推进。以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为抓手,确定5个改革试点单位,探索知识产权入股分红模式,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本依法有偿流向企业,组建育繁推一体化商业育种联盟,深化现代种业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陕北玉米和关中小麦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南繁育种基地全面建成。审定通过省内自主选育小麦、玉米品种124个,引进小麦、玉米、水稻品种73个。目前,全省主要粮食作物商品化供种率达到80%,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为粮食连年丰收作出了贡献。
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强化。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项目,推广节本增效、高产高效、绿色环保等10大主推技术,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纪录不断刷新,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实施绿色高产高效模式攻关,推行“专家引领,专业融合,联合攻关”,探索技术集成、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新路径。农业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机农艺加快融合,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6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连年完成深松整地作业任务400万亩以上,2016年更是新增面积205万亩达到605万亩,进一步提升了耕地质量和产能水平。我省还分别在凤翔县、临渭区、宜君县和汉台区,探索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目前,4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10大模式,开创了全国先河。
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粮食规模化经营在农业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初步显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全省经营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托管公司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9133个,经营耕地总面积为187.76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4%,种粮面积占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8%,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本文来源: 陕西日报)

陕西粮食局与中粮贸易共建“丝路”粮食新通道

12月26日上午,陕西省粮食局与中粮集团所属中粮贸易有限公司在西安举行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陕西省粮食局局长刘维东、中粮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忠出席致辞并见证签约。
刘维东表示,陕西省粮食局与中粮贸易有限公司议定以组建成立西安国家粮食物流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为契机,共同开展粮食贸易及仓储物流业务,以大宗原粮及成品粮油贸易为主,采取国内与国际贸易兼顾、线上线下交易、市场动态储备、产品展示平台等多种模式并存的运作方式,力求打造立足陕西、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的现代化粮食物流集散中心,促进陕西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双方一致认为,西安国际港务区是目前全国惟一的内陆港,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中发挥桥头堡作用,具有政策和区位优势,中粮贸易将发挥国际粮食贸易优势,利用港务区及“长安号”专列等便利条件,推动中亚地区的优质粮源直接通关入陕,建设连接中亚到内陆的国际粮食物流通道,逐步使陕西成为国际粮油贸易在国内的一个重要中转分销地区。
双方还将在信息采集、商情预测等方面开展信息交流与合作,中粮贸易协助推动中粮集团其他专业化公司在陕西产业布局;陕西省粮食局所属“西部粮油信息网”与中粮贸易所属的“粮达网”开展紧密对接,发展粮油产品电子商务,共同推进陕西省粮食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会上,陕西省粮食局副局长王晓森与中粮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锡如分别代表双方签订《陕西省粮食局和中粮贸易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主任王创与中粮贸易有限公司西安库主任蔚江签订了共同组建西安国家粮食物流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同。
(来源: 粮油市场报)

市场动态

主产区秋粮收购进展(12月25日)

截至12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0875万吨,同比减少1807万吨。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2544万吨,同比增加193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3520万吨,同比增加544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4705万吨,同比减少2590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106万吨,同比增加46万吨。
(摘选自:中华粮网)

我国冬麦稳中略减 玉米进口大幅减少

据农业部调度,预计今年冬小麦和冬油菜面积较上年稳中略减,优质专用冬小麦面积比例达到79%,“双低”油菜籽比重稳步提高。
据遥感监测,当前冬小麦长势正常,一类苗比例为41.35%,二类苗比例为57.89%。今冬可能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北方冬麦区可能出现阶段性极端低温,雾霾日数偏多,光照时间偏少,将给小麦安全越冬带来不利影响。
另悉,前11月,我国谷物共进口2055.6万吨,同比减32.9%。其中,小麦进口318.4万吨,同比增14.2%;玉米进口302.6万吨,同比减34.2%;大米进口311.8万吨,同比增4.7%。
(来源: 粮油市场报)

油粕回落 棕油菜籽压榨利润缩水明显

由于棕榈油出口需求不振,马盘棕榈油期货价格走弱,近期国内棕榈油到港量增加明显,11月到港量回升至44.6万吨,较10月的27万吨增加17.6万吨或65.1%。预计12月棕榈油到港量将继续增加至50万吨,1月也将在40万吨左右,随着棕榈油到港量的增加,国内棕榈油库存上升明显,对棕榈油现货价格构成下跌压力。目前国内沿海港口棕榈油现货报价在6400-6600元/吨,较前 期高点下跌300元/吨左右。
随着国内棕榈油库存的增加,加之冬季为棕榈油需求淡季,棕榈油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棕榈油现货价格大幅回落。近期进口棕榈油CNF报价虽然持续下跌,但由于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下跌幅度更大,棕榈油进口对盘面呈倒挂状态,而前期对现货有进口利润也被抹平。马来西亚近月棕榈油CNF报价为755美元/吨,合到港完税价格6560元/吨,基本与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处于平水,近期国内贸易商买货极少。
另外,昨日5月船期加拿大油菜籽对我国港口CNF报价466美元/吨,折合完税成本约4070元/吨,较上周下跌30元/吨,对应期货1705合约套保基本达到盈亏平衡。由于前期进口菜籽压榨利润丰厚,国内企业已经买足了明年上半年的需求,当前报价已经无法吸引更多具有双榨线的企业从大豆转向菜籽,后期新增买船有限。
(来源: 中国粮油网)

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
生产资料价格略有回落

据商务部监测,上周(12月19日至25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比前一周上涨0.5%,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指数比前一周下降0.2%。
食用农产品市场:30种蔬菜平均价格比前一周上涨1.1%,其中茄子、辣椒、西红柿价格分别上涨9.2%、8.6%和7.9%。食用油价格略有上涨,其中豆油、花生油、菜籽油价格分别上涨0.3%、0.1%和0.1%。水产品平均价格上涨0.2%,其中小带鱼、大黄鱼、草鱼价格分别上涨1.7%、0.3%和0.3%。禽蛋价格略有上涨,其中白条鸡、鸡蛋价格均比前一周上涨0.1%,白条鸭价格与前一周持平。粮食价格保持平稳,其中大米、面粉价格均与前一周持平。肉类价格略有波动,其中猪肉价格下降0.1%,牛肉价格保持平稳,羊肉价格上涨0.2%。
生产资料市场:有色金属价格比前一周下降3%,其中铅、锌、铜、镍、锡价格分别下降8.5%、5.2%、3.9%、3.5%和1.6%,铝价上涨1%。钢材价格下降0.1%,其中螺纹钢、高速线材、槽钢价格分别下降0.5%、0.2%和0.1%。煤炭价格上涨0.3%,其中动力煤、无烟煤、炼焦煤价格分别上涨0.4%、0.2%和0.2%。化肥价格上涨0.6%,其中尿素、氯化钾、三元复合肥、磷酸二铵价格分别上涨0.9%、0.4%、0.4%和0.3%。基础化学原料价格上涨1.1%,其中纯碱、甲醇、硫酸、烧碱、纯苯价格分别上涨2.8%、1.4%、0.6%、0.5%和0.5%。橡胶价格上涨2%,其中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价格分别上涨4.1%和0.5%。
(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深度阅读


中央释放信号:跨省份耕地占补平衡有望逐步解禁


诸多迹象显示,2004年就被中央叫停的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有望近期逐步松绑。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尤其是京津沪等地,有望获得本省份之外的补充耕地指标。
这对于耕地后备资源日益短缺、占补平衡压力越来越大的地方政府来说,可谓一大利好。
所谓耕地占补平衡,是中央政府为了保护耕地数量而推出的一项政策,简单理解是A省一个建设项目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需要补充相应数量和质量等级的耕地。自2004年开始,这项工作只能在本省区域内实现。
一旦允许跨省占补平衡,则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A省可以通过资金等交易方式,向后备耕地资源丰富的B省购买相应的补充耕地指标。这样,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在总量上也得以实现。
中央释放重大信号
近年来,各界对于放开跨省占补平衡的呼声不断,中央部委也开始将之纳入政策研究范围。
近期出现的一个重大信号是,12月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
会议强调,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要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要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对跨地区补充耕地等重大举措,要严格程序、规范运作。
这也是中央层面近几年来首度提及“跨地区补充耕地”。
“这个文件应该近期就会发布了,到时相关政策就会明朗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土地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目前,除跨省异地占补平衡被国家限制未开展外,跨县域和市域的异地占补平衡比较常见。随着补充耕地异地化的逐步推行,发达地区在省域内部调剂指标越来越难,要求开放跨省占补平衡限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经济发达地区往往“缺耕地”,耕地大省往往“少资金”,这种背景下,松绑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成为双方的共同诉求。
在今年年初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一位东北耕地大省国土厅官员就曾提出建议推动实现跨省异地占补平衡。
今年8月份,国土部在“关于探索在全国范围统筹农田占补平衡的提案复文摘要”中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作为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将积极探索国家统筹补充耕地。
“对于京津沪等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为适应十三五期间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对耕地保护提出的新要求,我部会同农业部、中央农办正在研究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政策,提出整合使用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资金,加大补充耕地资金投入,在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前提下,由国家统筹补充耕地等政策思路,实事求是解决补充耕地难题。上述政策文件正在抓紧研究起草中。”国土部称。
东部后备耕地资源枯竭
我国之所以要实行占补平衡政策,保护耕地是根本目的。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耕地总面积为20.25亿亩,与2014年底相比,全国耕地净减少89.2万亩。
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建设占用是最大原因。如2011年减少的532.7万亩耕地中,建设占用耕地485万亩,占比超91%。
国土部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建设占用耕地1710万亩,补充耕地2561万亩,补充耕地中有141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落实了占一补一、质量有提升的土地政策。
近年来,占补平衡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少新问题。如地方时常占优补劣、占多补少,甚至有地方在占用城郊优质的耕地资源后,将山上的土地“开发”成耕地资源,用来完成占补平衡指标。
此外,实行占补平衡要求地方拥有一定的耕地后备资源,这样占用之后才有能力去补。但我国东部沿海、辖区面积较小的直辖市和个别省份,耕地后备资源已近枯竭,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困难,个别省市出现了难以足额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情况。
在国土部12月28日举行的“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新闻发布会”上,国土部地籍司副司长冯文利表示,汇总结果显示,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8029.15万亩。从区域分布看,耕地后备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新疆、黑龙江、河南、云南、甘肃等5个省份后备资源面积占到全国近一半,而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11个省份之和仅占到全国的15.4%。
此外,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在新疆(不含南疆)、黑龙江、吉林、甘肃和河南等5个省份,占69.6%。而东部11个省份之和仅占全国集中连片面积的11%。
“这反映出,经过多年持续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后备资源稀缺甚至枯竭,在省域内实现占补平衡越来越难。”冯文利说。
除缺少后备资源,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补充耕地成本也越来越高。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2011~2013年共补充耕地4.17万亩,亩均成本3年增长了一倍多;天津市2009~2013年共补充耕地30.02万亩,亩均成本5年增长了2.5倍。
东部耕地后备资源近乎枯竭,这种现状也逼迫占补平衡政策必须作出应对,跨省成为“大势所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去年5月曾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耕地占补平衡以及耕地保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仍存新问题
通过国家统筹的方式来实现跨省占补平衡有望成为现实,但也会提高监管难度。
省级区域内的占补平衡工作一般由省级国土部门监管。假设,允许上海购买新疆的耕地指标来满足自身占用耕地的需要,那这项工作究竟由谁来监管?上海的国土部门还是新疆的国土部门?这种跨区域的交易耕地指标监管理应由中央一级的国土部门来监管,但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物质资源。
上述土地专家称,目前政府在占补平衡问题上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都在加强,对操作环节上的要求非常严格。
中央深改组会议也要求,对跨地区补充耕地等重大举措,要严格程序、规范运作。
此外,一旦放开跨省占补平衡,是否会出现东部省份由于减轻了补充耕地的压力,而又出现建设项目大肆占用耕地的情况?
监管部门对此已有所预警。国土部规划司副司长周建春11月底表示,将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实要占用耕地的,按中央的要求要“占一补一”、“占水田补水田”,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确保18.65亿亩的红线不至于减少,不至于突破。
 “按照中央的要求,对于整个的城乡建设要严格控制。从去年开始,国土部跟住建部开始划定城市的开发边界,控制城市对周边优质耕地的占用。同时一些独立选址的建设也是严格按照节约集约的要求,严格控制,增强建设用地的利用强度和投资强度,改变以往的那种粗放式发展、粗放式利用土地,城市摊大饼向外无序蔓延的态势。”周建春说。

 

 

权威观点

价补分离继续深化收储制度改革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12月18日在“第一届国家发展论坛”上表示,继续深化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大的一场硬仗。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价补分离,逐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韩俊认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要求,是农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是应对国际竞争压力的要求。
 “在满足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方面,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韩俊指出,人口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产阶层的迅速壮大,脱贫攻坚战的集中展开,将推动食品消费结构继续演变、升级。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口粮消费,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口粮消费都在减少,但是口粮以外的消费,比如畜产品、饲料粮等消费,还在增加。
 “过去的政策主要是拼总量,不计成本和资源代价。现在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优质绿色的农产品不能满足需求,所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韩俊说,我们要优化农业的品种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狠抓标准化生产,抓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监管,另外还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
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开始减少。韩俊认为,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显著推高了我国劳动成本,不仅削弱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对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同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农业资源要素供给的显著变化,削弱了中国农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即便如此,在韩俊看来,近几年农产品尤其是玉米和玉米替代品的大量进口,也是不正常的现象。
问题的症结在哪?国际价格不断下跌,国内价格还在大幅提高,国内外价格严重倒挂,刺激了进口、走私的冲动。“我们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有些过度,临时收储价成了最高的价格,最后就是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现在我国粮食库存跟全年粮食总产差不多,玉米库存已明显超过全年需求。”韩俊指出,现在改革思路非常清晰,就是要让价格真正反映供求关系变化,让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引导农业资源的配置。他举例说,2009年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只有7000万亩,2014年大豆减了3000多万亩,玉米增了3000多万亩,因为大豆价格低。农民对价格信号的反应是非常灵敏的。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韩俊表示,棉花、大豆、油菜籽、玉米临时收储已经取消,接下来的几年还要继续深化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基本的改革思路是价补分离,价格由市场来定,对生产者实行直接补贴。农业政策由过去以价格支持和干预为主,逐步转向以直接补贴的绿箱政策为主,逐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真正使农业、农产品都是有效供给,也使农产品的供给结构真正与需求结构匹配。
(来源: 粮油市场报)

 

交易结果


12月28日国家临时存储真菌毒素超标小麦交易结果
12月28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储存在河南的国家临时存储2010年真菌毒素超标小麦销售计划48817吨,全部流拍。
12月27日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交易结果
12月27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最低收购价早籼稻销售计划504202吨,实际成交1500吨,成交率0.3%。
12月21日国家临时存储真菌毒素超标小麦交易结果
12月21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储存在河南的国家临时存储2010年真菌毒素超标小麦销售计划48817吨,全部流拍。
12月14日国家临时存储真菌毒素超标小麦交易结果
12月14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储存在河南的国家临时存储2010年真菌毒素超标小麦销售计划48817吨,全部流拍。
12月7日国家临时存储真菌毒素超标小麦交易结果
12月7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储存在河南的国家临时存储2010年真菌毒素超标小麦销售计划48817吨,全部流拍。
 

 

 

 

 

 

 

 

价格信息

全国价格信息

玉米
产区 价格种类 12月9日 12月23日 涨跌
黑龙江 收购价 1340 1290 -50
吉林 收购价 1450 1340 -90
辽宁 收购价 1560 1440 -120
内蒙古 收购价 1540 1440 -100
山东 收购价 1623 1600 -23
河北 收购价 1593 1579 -14
销区 价格种类 12月9日 12月23日 涨跌
四川 到站价 1960 1870 -90
广西 到站价 1990 1775 -125
港口 价格种类 12月9日 12月23日 涨跌
大连港 平舱价 1670 1500 -170
北良港 平舱价 1670 1500 -170
锦州港 平舱价 1670 1515 -155
鲅鱼圈港 平舱价 1670 1505 -165
福州港 成交价 1940 1690 -250
钦州港 成交价 1950 1690 -250
蛇口港 成交价 1900 1590 -310
上海港 成交价 1865 1645 -220

 

 
 
 
小麦
产区 价格种类 12月9日 12月23日 涨跌
河南 入厂价 2600 2600 0
山东 入厂价 2610 2610 0
河北 入厂价 2650 2650 0
安徽 入厂价 2500 2500 0
 

全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表

各市区原粮收购价格、成品粮油零售价格(平均价格,单位:元/斤)
品种 小麦 玉米 稻谷 面粉 粳米 籼米 菜籽油 豆油
等级 国标三等;小麦2016年产,
玉米、稻谷2015年产,
面粉:特制一级
大米:国标一等
国标四级
西  安 1.060 0.815   1.957 2.749 2.020 4.692 4.215
宝  鸡 1.258 0.824   1.821 2.678 2.295 5.580 4.517
咸  阳 1.240 0.820   1.760 2.900   4.500 4.500
渭  南 1.126 0.817   1.705 3.025   5.180 4.630
铜  川 1.178 0.804   1.822 3.005 2.700 4.525 4.113
延  安 1.280 0.790   1.903 2.574   5.000 4.330
榆  林       1.830 2.700      
汉  中 1.010 0.913 1.387 2.193 2.780 2.462 4.850 5.000
安  康 0.950 0.675 1.375 1.961   2.547 8.194(土榨)  
商  洛 0.950 0.780   1.800 2.910 2.600 5.100 3.800
杨陵区 1.220 0.910   1.760 2.850   6.800  
韩城市 1.250 0.800   1.800 2.800   4.430 4.360

西安良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产品简介
QL-100型粮情测控系统已在陕西杨凌粮食仓储公司、陕西福锦米业杨凌库等大型粮库应用。该系统信号传输稳定可靠,操作方便。
QL-200型粮情测温系统已在中储粮安微六安库、江苏徐州库等大型粮库应用,该系统信号路由传输,施工简单方使,系统维护简单。
QNF-300型粮库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已在陕西杨凌粮食仓储公司、陕西省储备粮华县直属库稳定运行3年,该系统经受住高温、严寒、雷电等自然环境的考验,各项技术性能稳定,是一种可靠的自动通风控制解决方案,是现代化大型粮库通风作业的完整解决方案、可实现电脑联机远程控制、电脑脱机设定通风诸元(时间、温度、湿度)控制。该系统对作业风机实现完全保护,通风时风机窗自动开启,通风结束后风机窗自动关闭,并可与粮情测温系统共享数据库,实现智能通风。
LAQ-400型粮库磷化氢熏蒸管理系统是集现场磷化氢探测数据远程传输,薰蒸风机变频风压控制,磷化氢浓度实时记录并报表打印于一体的现代化粮库磷化氢薰蒸管理系统。